淮師新聞網11月19日電(記者 周亞芳)為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解決專業課教學與課程思政的融合問題,進一步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能力,11月12日至18日,淮陰師范學院舉辦了“立德樹人 潤物無聲——課程思政示范課教學研討”活動。副校長施軍、宣傳部負責人、教務部負責人、各學院院長及教師代表等近420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教務部副部長皇甫素飛主持了本次活動。

圖為淮師舉辦“課程思政”示范課展示暨教學研討活動。記者 唐瑀 攝
活動分“課程思政”示范課展示與教學研討兩個環節。在示范課展示中,數學與統計學院張海輝老師講授了《無窮大與無窮小的概念》,通過古詩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巧妙地引入形象的“大”與“小”。尤其是在論證“無窮大”概念的基礎上,播放“天問一號”的震撼發射視頻,更培育了學生的家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生命科學學院高清松老師的《轉基因技術》教學中,以“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為主線,帶領學生探尋轉基因技術的發展歷程、原理,剖析轉基因技術發展的必要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激發學生的擔當精神與創新意識。教育科學學院任紅娟老師以《教師素養》示范,通過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生動案例引導學生勇擔重任、甘為人梯的職業情懷,通過教師專業情意、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闡釋幫助學生樹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觀。音樂學院張璨老師在《中國紅色舞作賞析》中,通過具有感染力的舞劇《紅色娘子軍》的激情呈現,讓學生在感受舞蹈韻律美的同時,也感受到藝術的價值與力量,在“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教學中將知識傳授與價值觀認知完美地融于藝術的鑒賞中。
在教學研討環節,副校長施軍、黨委宣傳部部長管愛花、教務部部長周平、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趙祥祥、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郭嵩、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曹如軍、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展偉、音樂學院副院長仲崇連、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姜強強作為點評嘉賓,對四位教師的示范課進行了一一評價。他們認為,四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融入了課程思政元素,充分地將專業課程教學融入家國情懷、文化自信、人文精神、仁愛之心等要素,實現了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統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統一、教書與育人的統一,充分體現了他們對課程思政的深度思考。
施軍在觀摩、研討后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充分肯定了“課程思政”示范課展示活動,認為本次活動將有效推動學校課程思政建設路徑的探索,有利于全校教師提高認識、達成共識。他指出,每位教師都能精準地把握本專業的育人特點,突出了課程的思政魅力,展示了教學風采,充分實現了課程的規范性與創新性的融合、知識性與價值性的融合、學術性與藝術性的融合。他強調,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要全面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課程教學,建設政治有高度、思想有熱度,視野有寬度,內容有溫度,思政元素融入有力度,課程實踐有深度的高質量課程思政,全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在全校開花結果,積極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會上,與會領導、教師就思政元素如何發掘、思政元素如何融入等問題與授課教師及點評嘉賓進行了互動交流與探討。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參加本次活動,進一步強化了“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思想認識,加強了對課程思政內涵的深入理解,澄清了對課程思政的模糊認識,并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強化思想政治理論素養,錘煉課程思政教學技能,努力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功能,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圖為專家點評。記者 唐瑀 攝

圖為專家點評。記者 唐瑀 攝

圖為張海輝老師授課。記者 唐瑀 攝

圖為高清松老師授課。記者 唐瑀 攝

圖為任紅娟老師授課。記者 唐瑀 攝

圖為張璨老師授課。記者 唐瑀 攝


